摘要目的 了解大肠黏膜增生病变周围白斑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及组织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科接受内镜治疗的1 487例大肠黏膜增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大肠黏膜增生病变周围黏膜出现白斑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接受内镜治疗的大肠黏膜增生病变患者白斑发生率为0.67%(10/1 487),年龄47~66岁,中位年龄59岁;男6例,女4例;病变面积0.4 cm×0.6 cm至3.0 cm×3.2 cm,中位数3.13 cm2;发生部位:直肠4例,乙状结肠6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 resection,EMR)切除4例,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切除5例,未治疗l例.腺瘤癌变4例,绒毛状腺瘤1例,腺瘤伴低级别瘤变4例.结论 大肠黏膜白斑常出现在肿瘤性病变周围,癌性病变率较高.它可能是大肠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1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