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经行口糜中医证型与催乳素变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中学生经行口糜中医证型与催乳素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中学生经行口糜患者70例按照中医证候标准分为心脾积热型、阴虚火旺型、脾气虚弱型、湿浊壅结型,对照组选取无经行口糜病史的女中学生18例;检测观察对象黄体期和卵泡期的血清催乳素浓度。结果(1)心脾积热型黄体期和卵泡期血清催乳素浓度分别是23.16±4.65 ug/L、15.09±2.83 ug/L,经t检验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浊壅结型黄体期和卵泡期血清催乳素浓度分别18.03±2.49、14.98±4.25 ug/L,经t检验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黄体期血清催乳素浓度经方差分析比较发现,经行口糜组四个证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心脾积热型最高,与阴虚火旺型、脾气虚弱型、湿浊壅结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卵泡期血清催乳素浓度经方差分析比较发现,经行口糜组四个证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体期催乳素的异常升高是中学生经行口糜心脾积热型、阴虚火旺型、脾气虚弱型、湿浊壅结型共同的内分泌机制之一,这种催乳素的周期性异常变化在心脾积热、湿浊壅结为主的实证中表现更加明显。
更多- 浏览:0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