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常规分割与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疗效比较
The Effect of Accelerated Hyperfractionation Versus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摘要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能否较常规分割具有更好的鼻咽原发灶局部控制率,相应地提高生存率。同时观察急性和后期放射反应。方法:156例经病理确诊的鼻咽鳞状细胞癌初次治疗患者(T1-4N0-2M0),按92分期T1、T2、T3、T4分层,随机分入常规分割组(对照组)和后程加速超分割组(研究组)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随访中位时间38个月(22~65个月),可评价病例154例。对照组(80例)180~193 cGy/次·d-1,5 d/周,鼻咽原发灶中位肿瘤总剂量7 290 cGy/39次,55 d;研究组(74例)放疗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常规分割照射,181~196 cGy/次·d-1,5 d/周,剂量4 000 cGy/21次;第二阶段150 cGy/次,2次/d,两次照射相隔≥6 h,5 d/周,每天的第二次照射用缩野技术。鼻咽原发灶中位肿瘤总剂量7 359 cGy/43次,46 d。颈部根治性照射中位肿瘤总剂量6 564 cGy/37次,53 d,颈部预防照射中位肿瘤量5 557 cGy/31次,46 d。结果:末次随访时,对照组有1例未控、8例鼻咽复发,研究组有2例鼻咽复发,3年鼻咽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8.5%、96%(P=0.03);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有14和13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N2病例占67%(18/27),3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67.2%和88.6%、77.9%,而累积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17.9%、23.2%,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淋巴结控制率相仿。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剂量分割方式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研究组发生Ⅲ级急性粘膜放射反应病例数较对照组多,但两者无统计意义差异,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末次随访时观察到的两组正常组织后期放射反应相仿。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和常规分割相比能提高鼻咽癌患者鼻咽局部局控率,两组的急性放射反应基本相似,后期放射反应相仿。对生存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随访的结果。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19
- 被引15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