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染色后的涂片褪色行抗酸染色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
WHO《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指出:结核病仍然是全球主要的传染病杀手,中国的发病率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结核病菌会严重伤害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临床症状复杂,尤其肺外结核,病情表现为隐匿性变化或缺乏典型症状,临床易误诊和漏诊.结核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病原体检测、结核血清学检测、抗酸杆菌染色、结核杆菌基因检测等.病理科日常工作中诊断结核的主要方法为齐-尼(Ziehl-Neeslen)抗酸染色和结核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虽然大部分患者可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确诊,但本科室统计发现每年约 10%的细胞学患者因取材困难、病灶小等原因导致组织较少,仅能进行单张巴氏染色涂片,无多余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和qPCR检测,本实验尝试用巴氏染色涂片褪色行抗酸染色,探讨该方法对诊断结核病的实用价值.
更多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成都 610041
[1]
期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1年37卷6期 745-746页
ISTICPKUCSCDCA
栏目名称:
迈新·技术交流
DOI:
10.13315/j.cnki.cjcep.2021.06.026
发布时间:
2021-07-26
- 浏览:24
- 被引:0
- 下载:2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