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s, CPAM)的手术时机及感染对手术策略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0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56例CPAM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不同CPAM分型的病灶感染情况及感染后对手术的影响。结果 全部CPAM患儿手术微创率为62.8%,非感染组为82.6%,感染组为17.4%,非感染组显著性高于感染组(P=0.047)。全部患儿的肺叶切除率为36.3%,非感染组为29.1%,感染组为70.9%,感染组显著性高于非感染组(P=0.033)。感染组术中出血量较非感染组多(145.10±25.39vs 81.76±13.14 mL,P=0.027)。通过ROC曲线分析,I、II型患儿2岁以上的感染率比2岁以下高3.084倍(P=0.020)。全组患儿其中1例新生儿术后因呼吸功能不全死亡;其余患儿术后1个月后复查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CT,1例0~3月组的患儿有病灶残留,需二次行手术切除,其余患儿无残留病灶。结论 对于CPAM I、II型患儿,考虑到感染风险、手术微创率、肺叶切除率、术中出血等因素,外科医师可结合麻醉风险、单肺通气可行性等,建议在3月后,2岁前尽早手术治疗。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9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