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缅甸传统上用于抗肿瘤的葡萄科药用植物,青紫葛的块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和细胞毒活性评价.采用色谱技术从青紫葛块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了19个化合物.基于波谱数据将这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C-β-D-吡喃葡萄糖基-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picraquassioside D (2)、2-O-β-D-吡喃葡萄糖基氧基-4,6-二羟基异丁基苯基酮(3)、岩白菜素(4)、(-)-蛇葡萄素A(5)、(-)-表儿茶素(6)、(-)-表阿夫儿茶精(7)、(E)-白藜芦醇(8)、4-O-(2-羟基-1-羟甲基乙基)-二氢松柏醇(9)、25-过氧羟基环阿尔廷-23-烯-3β-醇(10)、羽扇豆醇(11)、δ-香树精(12)、palmarumycin SA1(13)、(3R)-palmarumycin BG1 (14)、(6R,9S)-roseoside(15)、(-)-南烛木树脂酚-2a-O-β-D-吡喃葡萄糖苷(16)、(-)-南烛木树脂酚-3a-O-β-D-吡喃葡萄糖苷(17)、(+)-异落叶松脂素-3a-O-β-D-吡喃葡萄糖苷(18)以及(+)-南烛木树脂酚-3a-O-β-D-吡喃葡萄糖苷(19).其中化合物1~4、13和14为酚类,5和8为二苯乙烯类,6和7为黄烷醇,9为苯丙素,10~12为三萜类,15是倍半萜糖苷,16~19为木脂素糖苷.化合物1~3、5~7、9、10、13~19是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青紫葛块根乙醇提取物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15.12 μg/mL.化合物10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株和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12.97 ±0.69和21.08 ±0.70 μM.研究首次对青紫葛块根的化学成分进行报道,并初步验证了缅甸传统医药体系中将其用作抗肿瘤药物的合理性.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140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