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府谷县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结果 60例肝硬化患者第一次测量肝脏体积(1052.68±92.31)cm3显著小于正常人理论肝脏体积(1232.47±126.74)cm3.60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A级28例,B级21例,C级11例.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肝脏体积与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r=-0.722,P<0.0001).隔7 d重复测量1次,得到均值2=(1039.10±92.09)cm3,2次测量的平均总体积=(1045.89±92.07)cm3.两次测量的组内相关系数ICC=0.989(>0.75),表明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测量肝脏体积中的可重复性较好.第1次测量诊断敏感度为96.7%,第2次诊断敏感度为98.3%,配对 χ2检验发现其诊断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其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 将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肝脏体积的测量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应用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能有效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更多- 浏览:63
- 被引:8
- 下载:4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