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应用不同黏膜下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比较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submucosal injections in endoscopic mucosal dissection
目的 应用倾向评分配比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应用玻璃酸钠+肾上腺素+靛胭脂+生理盐水混合溶液黏膜下注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部病变并且符合入组条件的2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纳入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并作为因变量,各临床指标作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估计倾向评分值,采用倾向评分配比1:1最近邻居匹配法进行匹配,定义卡钳值为0.1来保证匹配结果的优良性,检验配比后两组临床指标的均衡性,LSD-t检验和x 2检验比较配比后两组患者给药剂量、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配比前后研究组对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使用倾向评分配比法,结果109例患者未完成配对,其中对照组患者69例,研究组患者40例;92对患者(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92例)完成配对,两组间不平衡的临床指标经匹配后均达到平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配比后研究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66.5±20.4)min及黏膜下注射液用量(45.4±13.7)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7±22.9)min及(61.2±16.5)mL(P=0.013,0.019);研究组平均术中出血量(114.3±39.5)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6±41.3)mL(P=0.002);两组术中均未发生穿孔,研究组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90 vs 9/83,P=0.050),研究组术后发生迟发性穿孔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0 vs 5/87,P=0.154);配比前后,在Logistic单因素和2个校正的多因素模型中,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均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风险(HR:0.74,95%CI:0.39~0.92;HR:0.77,95%CI:0.45~0.97;均P<0.05).结论 对于胃部癌前病变或早癌,ESD应用玻璃酸钠+肾上腺素+靛胭脂+生理盐水混合溶液黏膜下注射可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更多- 浏览:98
- 被引:0
- 下载:87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