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改良方法的评价与MR评估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改良方法的疗效机制及MR评估.材料与方法: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目前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导入导管鞘,超选至靶动脉造影及治疗.本方法为将5F Cobra导管送至髂外动脉的旋股内及旋股外动脉造影,于髂内动脉的闭孔动脉造影,找出股骨头供血血管,然后不予超选,分组进行灌注溶栓治疗.在髂外分支内留置导管3~5天,继续溶栓.结果:①大范围血管覆盖溶栓比超选靶动脉的疗效好,症状明显改善,功能恢复良好.②靶区血管数量明显增多,管腔增粗,血管明显延长.③MR示死骨大部吸收,髋关节腔积液明显吸收.结论:通过6个月至一年的随访,Ⅲ期以内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症状解除,髋关节功能极大地得到恢复,MR评估股骨头死骨吸收,关节积液吸收.此方法不失为介入治疗的一种好方法.
更多
作者:
王西昌
[1]
施耀军
[1]
魏正清
[1]
郑彦军
[1]
张程
[1]
李洋
[1]
扈建明
[1]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宁夏民族自治区总队医院放射科 银川市75004
[1]
期刊: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年21卷5期 323-325页
栏目名称:
介入放射科
DOI:
10.3969/j.issn.1006-7035.2012.05.027
发布时间:
2013-01-21
- 浏览:78
- 被引:1
- 下载:3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