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MRI表现一例报告
摘要: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RPLS)的概念最早于1996年由Judy Hinchey提出,从此,RPLS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识,随着MRI技术不断发展,早期正确诊断此病提供依据.本病多见于恶性高血压或妊娠子痫、恶性肿瘤化疗以及各种器官组织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症状包括头痛、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小脑性共济失调等,预后较好,绝大多数病人神经系统症状能够完全恢复.我院近期收治一例RPLS,病例如下:
更多
作者单位:
延安市人民医院CT诊断科 716000
[1]
期刊: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年21卷6期 350,355页
主题词:
性(Sex)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白质(White Matter)综合征(Syndrome)医师(Physicians)
栏目名称:
病例报告
DOI:
10.3969/j.issn.1006-7035.2012.06.002
发布时间:
2013-04-27
- 浏览:86
- 被引:2
- 下载:3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