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Compariso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method for treatment endometriosis through laparoscopic surgey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并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2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70例.A组为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组,B组为腹腔镜手术后加用米非司酮治疗组,C组为腹腔镜手术后加用孕三烯酮组,所有病例随访1~2年,比较3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3组治疗前1周、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B组、C组临床疗效优于A组,且术后1年内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均无再次手术者.A组不同领域生存质量得分均显著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症状复发,A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B、C组患者短期生存质量、远期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 2组内患者随着随访时间延长,生存质量呈明显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B组不良反应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加用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好,且复发率较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而米非司酮不良反应更轻,更宜于临床推广.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40
- 被引15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