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女,58岁。于2012年10月体检时无意发现血象异常:WBC 24.0×109/L,N 18.1×109/L,骨髓检查示胞浆细胞极度增多,幼浆细胞0.87,粒系极度减少,淋巴极度减少。免疫分型示 CD45阴性,CD38强阳性,可见异常细胞分布,约占有核细胞91.9%,表达 CD38、CLAMBDA,部分细胞表达 CD33、CD138,诊断为浆细胞白血病。入院后给予 VDT(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表阿霉素)方案化疗,1疗程结束后疗效不理想,行骨髓穿刺提示无缓解。从第2周期开始加用表阿霉素治疗,完成3个疗程,每周期疗效评价均为部分缓解。2013年2月复查病情平稳,患者及家属拒绝继续化疗,故给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2013年4月复查24 h 尿 LAM 轻链定量较前升高4倍,更换 MPT(马法兰+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方案化疗,第1疗程化疗结束后间歇期出现下肢疼痛明显,右侧下肢超声:右小腿低回声占位,来源于腓骨;行右小腿 MR 提示,双侧胫腓骨及股骨下段骨质内见斑片样稍高信号影,骨皮质尚连续,右小腿拇长屈肌增粗,增强扫描强化程度高于邻近肌肉组织;考虑髓外浸润(见图1)。家属拒绝穿刺活检取病理证实。行右小腿病灶处姑息性放疗,同时继续第2疗程 MPT 方案,放疗结束后肿痛消失。病程中规律应用伊班膦酸钠抗骨质破坏治疗。放疗过程中出现胸水,脱落细胞中找到恶性细胞,提示胸膜转移。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间歇期患者出现剧烈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对症治疗后无好转,复查肝功能发现转氨酶、胆红素明显升高,查肝脏 CT 见:肝脏弥漫性占位性病变,并部分胸腰椎椎体及附件、双侧多个肋骨骨质内异常信号影,考虑白血病浸润所致(见图2)。行肝脏穿刺活检明确为浆细胞来源,转入放疗科行全肝及胸椎放疗,放疗后肝功能明显好转。放疗过程中监测血象示三系严重降低。于2013年9月因粒细胞缺乏造成肺部重度感染,进而感染性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死亡诊断: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胸膜、肝脏、右小腿浸润。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21
- 被引2
- 下载16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