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疗效及对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
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for colon cancer and its influence on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T lymphocyte subtypes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全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及其对炎性指标、应激指标、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结肠癌患者9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式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2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数量情况,手术前后炎性指标(CRP、IL-6)、应激指标(HMGB-1、MCP-1、FPG、胰高血糖素),免疫指标(CD4 +、CD8 +、NK细胞)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5. 793、3. 405、2. 259、3. 945、7. 935,P<0. 05或P<0. 01),而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t=0. 294,P= 0. 385);观察组Ⅲ期淋巴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清扫数量、左半结肠淋巴结清扫数量、右半结肠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t=19. 686、19. 878、4. 509、9. 269,P均=0. 000),而组间I、Ⅱ期淋巴清扫数量无明显差异(t=1. 630、1. 335,P= 0. 051,0. 053);观察组CRP、IL-6显著低于对照组(t=6. 376、4. 986,P均= 0. 000),HMGB-1、MCP-1、FPG、胰高血糖素显著低于对照组(t=21. 739、17. 802、9. 385、18. 329,P均=0. 000);观察组CD4 +、CD8 +、NK细胞显著优于对照组(t=6. 004、2. 080、1. 963,P=0. 000、0. 037、0. 041);观察组切口感染、腹腔残余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 7. 992、5. 879、3. 899、4. 290,P均<0. 05),而2组间不完全性肠梗阻、下肢深静脉血栓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 较之开腹手术,结肠癌行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能够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机体应激,且更少影响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10
- 被引30
- 下载29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