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性淋巴瘤激酶与肿瘤靶向治疗
摘要: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因发现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而得名,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属于胰岛素受体超家族,特异性表达于成人大脑组织中.研究发现,ALK除了可表达于ALCL,还可表达于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等多种肿瘤中,在这些肿瘤中发生基因重排、点突变及扩增,因此ALK基因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ALK基因的靶向治疗药物克唑替尼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耐药性的问题使其在肿瘤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耐药的原因包括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两种,人们为了解决耐药性的问题,研制出了几种替代药物,包括ALK二代抑制剂、Hsp90抑制剂以及RNA干扰,为耐药患者的肿瘤治疗带来了希望.
更多
作者:
作者单位:
解放军306医院病理科,北京,100101
[1]
期刊: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年21卷8期 469-471页
ISTIC
分类号:
R733.4
栏目名称:
专家论坛
DOI:
10.3969/j.issn.1007-8096.2014.08.001
发布时间:
2014-09-25
基金项目: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基金
- 浏览:296
- 被引:3
- 下载:15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