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胃动素在急性肠套叠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龙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为观察组,根据治疗后疾病是否复发分为未复发组(54例)和复发组(11例).选取同期体检的65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胃动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应用Pearson法分析急性肠套叠患儿血清胃动素水平与IL-6、TNF-α及hs-CRP水平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急性肠套叠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胃动素水平对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血清胃动素、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急性肠套叠患儿治疗后血清胃动素、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胃动素、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肠套叠患儿血清胃动素水平与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胃动素、IL-6水平是急性肠套叠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胃动素水平诊断急性肠套叠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0,截断值为249.85 pg/ml,灵敏度为89.2%,特异度为72.3%.结论 急性肠套叠患儿血清胃动素水平升高,是影响急性肠套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和血清IL-6、TNF-α及hs-CRP水平关系密切,可能与炎症细胞因子共同调控肠套叠发生、发展,对诊断急性肠套叠有一定价值.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99
- 被引3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