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产程中实时动态评估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和形态预判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OLAC)子宫破裂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行TOLAC的产妇12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TOLAC是否成功分为A组(TOLAC成功组,117例)和B组(先兆子宫破裂组,6例).比较两组产妇体质指数、胎方位、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变化、形态、总产程时间、羊水性状、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等,采用多因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TOLAC先兆子宫破裂的影响因素.结果 123例产妇可疑先兆子宫破裂率为4.8%.A组产妇临产前瘢痕厚度值为(2.8±0.3)mm,B组为(2.7±0.2)mm,两组产妇临产前瘢痕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8,P>0.05).在产程宫口开大4~6 cm时,A组产妇瘢痕厚度为(2.4+0.2)mm,B组产妇瘢痕厚度为(2.2±0.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3,P<0.05).A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为(542.8±274.0)min,B组总产程时间为(911.7±262.7)min,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方位是影响先兆子宫破裂的中转剖宫产的重要因素(P<0.05),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中提示非枕前位TOLAC分娩者,发生中转剖宫产概率风险增加0.005倍,95%CI为0.000~0.718.结论 产程中子宫下段瘢痕是逐渐拉伸变薄的,高频超声在产程中可以实时动态观察子宫下段瘢痕的厚度和形态变化.当出现瘢痕形态上改变时,应结合其他临床指标综合判断有无先兆子宫破裂风险.持续性非枕前位是影响TOLAC先兆子宫破裂的重要因素.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7
- 被引8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