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短期使用抗菌药物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相关性
Correlation between short-term use of antibiotics and secondary lactose intolerance of infants
摘要目的 分析婴儿短期使用抗菌药物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短期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出现腹泻的107例婴儿为观察组,同期在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无腹泻和近7 d无抗菌药物使用史的62例婴儿为对照组.留取观察组和对照组婴儿尿液,采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尿液中半乳糖水平来间接判断乳糖酶的活性.将观察组中判定为乳糖酶缺乏的婴儿再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乳糖酶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服用乳糖酶治疗,根据疗效评判标准记录患儿腹泻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107例婴儿中,乳糖酶缺乏86例(80.37%);对照组62例婴儿中,乳糖酶缺乏35例(56.45%),观察组婴儿乳糖酶缺乏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47,P<0.05).观察组分成口服组和静脉滴注组两组.口服组41例婴儿,乳糖酶缺乏34例(82.93%);静脉滴注组66例婴儿,乳糖酶缺乏52例(78.79%),两组婴儿乳糖酶缺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5,P>0.05).观察组中乳糖酶缺乏婴儿共86例,其中常规组45例,乳糖酶组37例,失访4例.常规组治疗有效率(75.56%)与乳糖酶组(94.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2,P<0.05).观察组中乳糖酶缺乏婴儿86例,抗菌药物停用后2~4周后共随访37例,随访率为43.02%,其中仍乳糖酶缺乏婴儿19例,乳糖酶缺乏发生率为51.35%.结论 短期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腹泻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有关,建议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尽早加用乳糖酶,以改善继发性腹泻.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2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