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重症型与重危症型临床特征分析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atients with the non-critical illness or the critical illnes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目的 分析总结非重症与重危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早期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特点,以便临床及时评估与识别危重信号.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6日至2020年3月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OVID-19病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分析非重症型与重危症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67例确诊患者,其中非重症组22例,重危症组45例.重危症组患者年龄及基础病比例均高于非重症组(P<0.05).初发症状按发生率前五位依次为发热、咳嗽、胸闷、乏力、咳痰,重危症组胸闷症状及肺部啰音比例均高于非重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症状体征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重危症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D-二聚体及乳酸脱氢酶均高于非重症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重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重危症组患者自发病至转为重危症的中位时间为10天,病情加重时较入院时白细胞总数、D-二聚体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0.05).结论 高龄、有无基础病、初始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及淋巴细胞计数均与COVID-19病情程度有关.白细胞总数和D-二聚体逐渐升高、淋巴细胞绝对值逐渐降低等动态变化提示病情有转为重危症的风险;发病后第10天可能是病情转为重危症的重要时间点,建议及时复查.
更多- 浏览:0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