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发热、咳嗽伴头晕1月余加重伴畏寒,气喘3天,于2011年10月18日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8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10/72 mmHg,面色苍白,重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肝脾触诊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间断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无寒战、气喘、盗汗、呼吸困难.查血常规示:WBC 28×109个/L、NEU 22.39×109个/L、LYM 3.32×109个/L、MONO2.36×109个/L、RBC1.34×1012个/L、HGB 48g·L-1、HCT0.138、PLT 10×109个/L、ESR 125 mm·h-1,镜检原始幼稚细胞占55%.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G为83.5%,E为0.5%;粒系极为增多,以原始粒细胞为主,原粒占74.5%;红系极为减少,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淋巴细胞极为减少,可见3.5%原幼单核细胞;胸部CT显示肺部感染,真菌GM试验阳性;诊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型,真菌感染,重症肺炎.临床于10月22日进行化疗,化疗结束后第6天(11月3日),查体:体温高达39.3℃,咳嗽、无痰、食欲一般,无呼吸困难.开始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上海先锋,批号110208)5 mg用水稀释溶解摇匀加至5%葡萄糖250 mL内静脉滴注,滴速为25滴/min,qd抗真菌治疗,同时补充氯化钾缓释用500 mg、浓氯化钠注射液10%80 mL纠正电解质紊乱.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06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