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靶向药作为结直肠癌有效治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资料表明, KRAS基因突变患者对这种单抗药物并无明显效果,只有野生型患者才能从中获益。因此,临床上将KRAS基因突变状态作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标志物,它与结直肠癌的预后和治疗效果具有很强的相关性[1]。2009年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 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规定,所有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必须检测KRAS基因突变状态,只有KRAS野生型才建议接受EGFR靶向治疗[2]。同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也发布了同样的临床治疗建议,将其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分子标志物,可见其重要指导意义[3-4]。目前,KRAS基因检测在临床已普遍开展。我们主要就国内KRAS基因突变检测方法作一评价,供临床选择时参考。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69
- 被引5
- 下载516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