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踝臂指数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篇首: 卒中的预防仍然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周围动脉病变是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其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死亡率关系密切[1] .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又称踝肱指数)即指踝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间接反映了外周动脉的硬化程度.ABI 最初用于检测下肢外周动脉疾病,ABI≤0.9 对于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99%,因其检测是一种无创价廉又简便易行的方法,故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推广.由于动脉系统的全身性和整体性,外周动脉的硬化程度往往提示其他部位血管的硬化存在,如冠状动脉、颈内动脉、股动脉.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中风的复发率可以达52.9%[2] .近年来大量国内外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显示:ABI 的降低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ABI 逐渐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危险预测因子,在临床上逐步应用于心脑血管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测和诊断[3-7] .

更多
广告
分类号 R743.3
栏目名称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2.01.032
发布时间 2012-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浏览204
  • 下载28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