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经颅多普勒实时监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微栓子进展

摘要:

篇首: 脑动脉栓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发病机制之一,但目前缺乏证实栓子发生的客观指标,临床一般只能依靠发病过程及是否存在栓子来源进行推断.由于卒中后自发性栓子溶解以及由于患者合并存在动脉闭塞性病变,因而有潜在栓子来源也难以肯定诊断梗死,增加了脑梗死发病的复杂性.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超声除探测颅内血管外,也为检测脑血流中栓子提供了可能性[1].1990年,Spencer等首先报道了应用TCD观察到大脑中动脉血流中存在固体微栓子,此后人们相继在颈动脉狭窄、心脏瓣膜病以及房颤患者中发现了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 signal,MES),并归纳了其特点;进而人们通过动物实验确认了固体栓子可以产生高强度信号;其次对MES的特征--高强度短暂信号(high intensity transient signal,HITS)与伪差信号进行了区别,并通过对计算机监测软件的改进,尤其是在Aaslid教授研制的TCD-8软件应用于临床以来,大大改善了TCD监测MES的可操作性及可信性,对MES的监测也逐渐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2].本文就TCD实时微栓子监测技术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更多
作者: 杜金行 [1] 刘燕 [1] 史载祥 [1]
分类号: R741.044
栏目名称: 综述
DOI: 10.3969/j.issn.1001-0025.2002.04.014
发布时间: 2004-01-08
  • 浏览:237
  • 下载:95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使用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