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特征与EGFR突变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18F-FDG PET/CT imaging features with EGFR mu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focal ground glass nodule lung cancer
摘要目的 探讨以局灶性磨玻璃结节(fGGN)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肺腺癌患者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代谢情况及影像学征象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42例以fGGN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肺腺癌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查,以手术或穿刺活检检测EGFR突变状态为金标准,探讨临床特征(年龄、性别、吸烟情况)、fGGN影像学征象(病灶形状、边缘形态、内部结构和邻近结构)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EGFR突变的关系.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EGFR突变患者和EGFR未突变患者分别作为突变组和未突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fGGN显像征象的差异.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以fGGN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42例肺腺癌患者中,EGFR突变32例,未突变10例,分别作为突变组和未突变组.突变组和未突变组肺腺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形状、边缘形态、内部结构和邻近结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组和未突变组肺腺癌患者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组肺腺癌患者SUVmax与未突变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fGGN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肺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代谢及影像学征象与EGFR突变可能无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16
- 被引6
- 下载12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