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引起沙土鼠纹状体DARPP-32磷酸化状态的变化
Changes in the state of phosphorylation of DARPP-32 of gerbil striatum during ischemia
摘要:
采用蒙古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前脑缺血模型, 以放射自显影(反向磷酸化, back-phosphorylation)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体外测定缺血时纹状体DARPP-32磷酸化水平和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短暂性缺血纹状体DARPP-32的免疫学活性和蛋白含量无明显改变。在缺血10 min内, 随缺血时间的延长, 体外DARPP-32的[32P]的掺入量在缺血5 min时升高, 在缺血2、7、10 min时均降低, 而反向磷酸化的测定结果表明体内DARPP-32磷酸化水平增高, 说明缺血可诱导DARPP-32磷酸化水平变化。
更多
作者单位:
徐州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1]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
期刊:
《生理学报》2001年53卷2期 108-11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栏目名称:
研究论文
DOI:
10.3321/j.issn:0371-0874.2001.02.008
发布时间:
2004-01-08
基金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 浏览:107
- 被引:1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