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间变淋巴瘤激酶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摘要:

2007年Soda等[1]在肺癌组织中发现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chinoderm mierol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ke 4,EML4)和间变淋巴瘤激酶基因(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断裂后可融合为EML4-ALK基因,该融合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转染该融合基因的裸鼠肿瘤生长迅速,而ALK抑制剂可显著降低瘤负荷,延长生存期,证明该基因突变是一种驱动型突变[2].目前ALK抑制剂主要包括:一代抑制剂克唑替尼(crizotinib),其靶点是ALK/MET/ROS-1.二代抑制剂:色瑞替尼(ceritinib),其靶点是ALK/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ROS-1;艾乐替尼(alectinib),其靶点是ALK;brigatinib,其靶点是AL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ROS-1.三代ALK抑制剂:lorlatinib,其靶点是ALK/ROS-1.在PROFILE1014研究中,克唑替尼治疗的疾病控制率为91%,但中位应答时间只有11.3个月,大部分初始有效患者最终会出现耐药[3].现将近年来发现的不同类型ALK抑制剂的耐药机制综述如下.

更多
作者: 刘潇衍 [1] 徐燕 [1] 王孟昭 [1]
期刊: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年41卷2期 126-129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栏目名称: 综述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8.02.012
发布时间: 2021-07-16
  • 浏览:100
  • 下载:72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