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应激状态与冠心病发病风险
摘要:
心理应激概念的提出源自于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的“战斗或者逃跑反应”(fight-or-fligtresponses)理论[1],心理应激的产生实际上是由于外界的需求超过了我们的心理资源或实际能力的范围,同时,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和资源的差异,不同个体对于应激源的认定也有较大差别.应激源可能包括一个生活事件,如爱人的去世、长期工作压力、交通事故等,还可能是与心理资源相关的,如社会支持缺乏、应对挑战的能力不足等,遗传因素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应对压力的反应模式[2].
更多
作者:
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三○六医院体检中心,北京,100101
[1]
解放军第三○六医院保健办,北京,100101
[2]
解放军第三○六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101
[3]
期刊: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4年8卷5期 298-300页
ISTICCSCD
栏目名称:
综述
DOI:
10.3760/cma.j.issn.1674-0815.2014.05.005
发布时间:
2014-11-18
- 浏览:0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