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发现首例非亚裔人种感染新布尼亚病毒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first non-Asian race case infected new bunyavirus in China
摘要:
2009年3月起,我国先后在湖北、河南及浙江等多省发现蜱虫叮咬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此类患者严重者会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这些患者血液中分离得到了一种新的RNA病毒,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简称新型布尼亚病毒[1].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新布尼亚病毒感染与蜱虫叮咬相关,地理分布主要在中国、韩国和日本,基本以东亚地区为主,均为亚裔人种[2-4].日本在2005年发现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患者,后血清中分离到新布尼亚病毒,为世界最先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2].目前国内发现新布尼亚病毒感染均为亚裔人种,未发现其他人种感染的报道.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于2016年10月收治了国内首例外籍非黄种人感染新布尼亚病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更多
作者:
作者单位:
322000,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感染科
[1]
322000,浙江省义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期刊: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年10卷4期 285-287页
ISTICCSCD
栏目名称:
诊疗分析
DOI: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7.04.009
发布时间:
2017-09-30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