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Clinical efficacy of linezolid and vancomycin in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staphylococcal infection after neurosurgery

摘要:

目的 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继发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 通过病历查询系统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湖州市中医院、湖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术后颅内细菌感染73例患者的资料,其中利奈唑胺治疗组40例,万古霉素治疗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病原菌检出情况、临床疗效、疗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CRP)、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万古霉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利奈唑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CRP、脑脊液白细胞、氯离子浓度、葡萄糖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恢复正常(P<0.05),但两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奈唑胺治疗组疗程明显短于万古霉素治疗组(t=3.66,P<0.05).万古霉素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1/33),利奈唑胺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选用利奈唑胺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

更多
作者: 秦宇芬 [1] 龚卫月 [1] 施顺孝 [2] 龙连圣 [2] 曹恒斌 [3]
期刊: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9年12卷2期 117-121页 ISTICCSCD
栏目名称: 诊疗分析
DOI: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9.02.007
发布时间: 2019-07-25
基金项目:
军区医学科技创新重大项目(14ZX02) Fund program:Military Region Major Innovation Project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使用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