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
- 30
- 2
- 1
- 1
- 11
- 8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陆成秋 第十六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2017年下半年,笔者在汉江中下游之交的荆门长滩地区做了一些简要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在位于汉江二级堆积阶地上的罗汉寺和官港两个旧石器地点共采集了19件石制品,包括石核、砍砸器、手镐、手斧、刮削器和断块等,原料以石英砂岩和石英岩为主,加工以锤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江左其杲 第十六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江西萍乡杨家湾的2号洞为江西省目前发现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最丰富的化石点,其中出土的食肉类化石几乎全部为零散牙齿,但数量丰富,种类较多,对研究更新世晚期中国南方动物群有重要意义,值得报道.根据本文的整理,共发现食肉目化石6科13属14种,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新智 第十六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1938年Weidenreich提出以中国猿人为代表的中国古人类经历了直生论所主张的进化过程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80年以来发现了相当多的化石,认识越来越深入,期间Coon的"门槛说"和一度风靡全球的主张非洲现代人完全取代欧亚原住民的"完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长春 第十六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安阳口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安阳镇安阳口村六组,发现149件石制品,其文化面貌有以下特点:古人们在周围河床选取沉积岩中的硅质岩为主要原料和素材;主要使用硬锤直接打击法;石器的主要素材是砾石,类型包括属于砾石石器的砍砸器、手斧和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少坤 第十六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渝东北的巫溪县、城口县一带地处大巴山南麓,第四纪洞穴发育,但至今尚无确切的第四纪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报道.巫溪县尖山镇金泉洞发现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经鉴定,分属5目11科15种,均为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常见种类,首次明确了此...
【关键词】 哺乳动物化石 ;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 地理分布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哲 第十六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石镞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投射类复合武器的尖端.其类型与技术涉及原料采备模式、修理策略、文化适应性和人群交流与扩散等问题,在人类技术演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梳理了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出土于15个遗址(地点)的143件石镞.这些石镞的原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改课 第十六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2017年黔中地区的安顺市西秀区新发现8处史前洞穴遗址.遗址中的史前遗存可以分为4类,时代分别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晚期之末.新的发现进一步扩大了该地区洞穴遗址的分布范围,丰富了西秀区和黔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东升 第十六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中国科学院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现生标本库历史较为悠久,标本来源多样而复杂,馆藏标本3000余件,库房总面积约200m2.现生库房曾随标本馆多次搬迁,现库房主要集中在陆谟克堂;根据库房具体情况,设计了标本柜和标本架结合,库存与展示结合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董为 第十六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广西崇左生态公园的缺缺洞堆积中含巨猿化石,并在2007年出土了水牛化石,经研究被订立为周氏短角水牛亚种(Bubalus brevicornis chowi),堆积的古地磁年龄为1Ma.根据后续研究,发现其所具备的特征应在种一级,所以现在将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鑫叶 第十六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20世纪20年代以来,内蒙古高原发现了数十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在这些遗址中,不乏萨拉乌苏、水洞沟、大窑、金斯太、乌兰木伦、蘑菇山、扎赉诺尔等重要考古遗存.这些遗址的发现,丰富了内蒙古高原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时空分布和文化内涵.作者在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