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14
- 79
- 557
- 158
- 16
- 3
- 3
- 88
- 45
- 43
- 39
- 3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平婉菁 薛家旸 等 《遗传》 2025年47卷1期 18-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过去10余年里,古基因组学技术和研究不断发展,极大提高了学界和公众对人类演化历史的理解和认识.2017年起,东亚,特别是中国地区早期人类古基因组研究大规模开展,使得东亚不同时间和地点人类古基因组数据得以大量涌现,为东亚数万年来人群演化历史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勇 施鹏 等 《遗传》 2025年47卷1期 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自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以来,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可遗传的适应性突变推动生物的演化乃至新物种形成成为演化生物学的核心理论框架.进入21世纪,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使演化生物学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多组学整合,研究者能够追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帆 何伟 等 《遗传》 2025年47卷5期 501-5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部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但因毗邻尼泊尔、印度和拉达克地区,作为连接中国西藏、中国新疆、中亚、南亚的十字路口,在早期人类的迁移和文化交流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的考古学研究认为早在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建立之前,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元宏 平婉菁 等 《遗传》 2024年46卷11期 906-9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食品发酵可能是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利用微生物的行为.发酵食品的制作与摄入不仅与不同人群的生存策略和饮食文化息息相关,而且参与了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塑造.发酵奶制品可能是最古老的发酵食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6000 年西亚地区的奶酪[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泽权 付巧妹 等 《遗传》 2022年44卷5期 414-42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发酵生产是人类最原始的对微生物的应用和实践,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分子证据的匮乏,人类发酵生产的演变历程及相关发酵微生物的演化和驯化历史尚不清楚.本文以目前最常见的两类发酵食品——酒及发酵乳品为例介绍了发酵食品考古和相关发酵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平婉菁 刘逸宸 等 《遗传》 2022年44卷5期 362-36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古DNA领域首次从世界不同洞穴遗址的沉积物里提取古核基因组以揭示相关物种演化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沉积物古DNA研究正式进入全基因组时代.近期,一种新的沉积物古核DNA富集方法成功从西班牙Estatuas洞穴沉积物里捕获多个尼安德特人的核D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晓伟 平婉菁 等 《遗传》 2021年43卷6期 526-5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地球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焦点.过去10多年,围绕世界各地考古遗址人群开展的古基因组研究,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欧洲、北亚等区域人群的演化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然而,东亚人群古基因组研究则相对滞后,尤其是对中国人类古基因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恬怡 陈泽慧 等 《遗传》 2021年43卷8期 717-7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东亚和东南亚有着悠久的现代人生存和居住的历史,是研究欧亚大陆东部以及大洋洲现代人起源、演化与扩散的关键区域.然而,东亚南方与东南亚地区潮湿炎热、极不利于古DNA保存的气候条件,使得通过古基因组来探究这一区域人群的遗传历史成为巨大的挑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武元 陆宇燕 等 《四川动物》 2019年38卷2期 186-193页ISTICPKU
【摘要】 采用石蜡切片与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对雄性峨眉髭蟾Leptobrachium boringii的角质刺及其周边皮肤进行了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观察.显微结构观察发现,峨眉髭蟾的角质刺属于皮肤衍生物,突起呈倒“V”形.角质刺由表皮和真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忠和 张福成 《动物学报》 2004年50卷6期 913-92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最近十来年,中国辽宁发现的早白垩世的鸟类化石超过了世界上其它任何一个地区.中国的中生代鸟类化石代表了始祖鸟化石之后鸟类历史上第一次显著的分异.它们不仅包括了带有明显恐龙祖先特征的长尾的鸟类,而且还包括了许多进步或特化的种类,如早白垩世最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