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5
- 1
- 6
- 4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章超惠 严激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1029-1032,103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置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 CRT-D)患者术前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中J波、校正JT间期( JTc)、校正Tp-e间期( Tp-ec)对术后触发治疗的预测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CRT-D置入患者192例,留取术前标准12导联心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冬妹 严激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50卷10期 1471-147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评价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择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 CRT)适应证的患者共60 例,分为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各30例,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心脏同步性指标如室间隔-左室后壁收缩延迟( SPWM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泉 陈康玉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5年24卷1期 12-1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电图P波指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依据术前心电图P波指数(P波时限(PWD)、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ff或Morris指数)和P波时限/PR段值(Macruz指数,M))大小,将患者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翠平 陈康玉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2卷8期 766-7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发生左心室重构逆转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09-01至2015-05在安徽省立医院植入CRT的三度AVB患者65例,收集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翠平 陈康玉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2卷1期 54-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旨在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9-01至2014-10在本院接受CRT的三度AVB患者49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国宏 陈康玉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7年31卷2期 101-104页ISTIC
【摘要】 心脏再同步治疗是心力衰竭合并心脏收缩不同步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然而,膈神经刺激、导线脱位、高起搏阈值等并发症和无反应现象困扰着临床工作者.新型左室四极导线因为拥有多达10个以上的起搏向量选择,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可能最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国宏 陈康玉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97卷45期 3548-35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人选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间的CRT-D患者,根据左心室导线类型,分为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比较两组术后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凯 陈康玉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年20卷2期 95-9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旨在评价左心室4极导线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疗效.方法 纳入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113例CRT患者,根据左心室导线的类型,分为4极导线组(37例)和双极导线组(76例),随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