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8
- 104
- 17
- 9
- 5
- 4
- 7
- 6
- 5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丁成华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中西医学都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的学科。中医学是在广泛临床实践基础上,结合当时中国历史文化背景而形成的理论体系;西医学理论是在实验基础上,结合当代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认识,进而通过临床验证而形成的。中西医学研究的终极目的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海勇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本文在烧烫伤病人救治过程中,应用中医脉诊检测的方法观察烧烫伤病人救治过程中的脉象表现,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工作并取得初步成绩,提高了烧烫伤的救治水平,充实了烧烫伤诊治内容有临床实用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杰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脉象名称的规范对脉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脉名词素的构成、词语的性质属性、兼脉的构成及称谓等方面入手,系统研究脉名的结构,为研究古籍中脉名的内涵和规范现代脉诊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牛欣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脉诊是中医学的精华,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其已经成为中医的标志而深入人心。脉诊现代研究已经经历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工作是医疗器械产品化、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医疗器械生产和临床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钱涯邻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观察乙肝II号联合a-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乙肝II号联合a-干扰素治疗CHB患者160例,并与单用干扰素对照组100例作对照。 结果:乙肝II号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血清AL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宏杰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在以往中医血液指纹图谱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生物学最近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医模型理论方法,可以把中医藏象解释为机体内环境的五个功能模块,目前在中医系统生物学研究中模块应该优先于网络分析,并从理论、网络生物学实验研究和复杂系统研究上给予证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乃民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为了探寻脉诊仪对医师诊脉信息识别是否正确,以不断纠正脉象仪研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脉象仪临床使用率。本文将脉象仪与有脉诊经验医师诊脉结果相对照,初步发现了脉诊仪检测脉象是优点和需注意改进的不足点,提出了脉象研究任务虽然复杂而艰巨,但若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春燕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脑疲劳是评估人体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总结了课题组7年来应用强力健脑益神散治疗372例脑疲劳患者的临床体会,概述了脑疲劳症候及抗脑疲劳中药的方剂组成要点,提示了在脑疲劳患者治疗过程应关注的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章卫国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贯彻运用中医“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理论,选择外科临床常见的,非手术可治疗的,具有代表性的肿瘤患者,采用祖国医学中“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的辨证论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观察近、远期疗效,探索中药的广谱抗瘤性,以便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永丰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生产作业性疲劳,是人类疲劳疾患中的一个常见类型。本文通过对三种特殊职业疲劳人群的调查,获得一些生产作业性疲劳患者的产生原因,临床症候为生产作业性疲劳的诊断治疗提供有意义的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