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人体表色素痣的数量及分布特点,并探究体表常曝光区与非常曝光区色素痣数量差异以及不同年龄患者色素痣皮肤镜下的形态差异。<br> 方法:对101名以美容及担忧色素痣恶变为目的就诊的门诊色素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排除系统疾病,予以全面的皮肤检查,临床明显的雀斑及其他非色素痣的色素性皮损进行排除。借用人体示意简图对每个色素痣患者体表除外阴部外所有部位的色素痣进行逐一标记,并用皮肤镜对每个色素痣拍摄记录。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br> 结果:101位中国人体表色素痣中位数30。调查统计中显示不同个体色素痣数量差异大(统计色素痣范围1-137颗)。其中面部色素痣数量分布最多,中位数13.50。男性色素痣数量(中位数37.50)多于女性色素痣数量(中位数28)(p<0.05)。面部、胸部及大腿部位男性色素痣数量多于女性(p<0.05)。此外,臀部具有色素痣的患者其体表色素痣总数常多于臀部无色素痣患者(p<0.05)。不同年龄段人体色素痣数量不同,其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0-10岁组,色素痣中位数12,11-20岁组色素痣中位数29,21-30岁组色素痣中位数35.00,31-40岁组色素痣中位数40.60,41-50岁组色素痣中位数31.50,50岁以上组色素痣中位数13.50,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色素痣皮肤镜下示0-10岁组患者色素痣的形态多为球型或无结构棕色,色素较均一;18-50岁间色素痣更多见混合型结构,其中31-40岁与41-50岁组色素痣更多见网状结构或中央球形、色素减退或无结构的混合型形态;60岁以上多见无结构型、混合型色素痣,色素减退,痣色浅。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结论:中国人体表色素痣数量与性别、年龄相关。调查的中国人群显示男性体表色素痣数量多于女性。其中面部色素痣数量分布最多,此外面部、胸部及大腿部位男性色素痣数量多于女性。人体体表色素痣数量随着年龄而发生变化,其中色素痣的数量从青春期到中年会增加,随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此外,观察到不同年龄段个体色素痣皮肤镜学形态存在差异。儿童期色素痣的形态多为球形结构,青年及中年期多见网状、混合型结构中央球形或者色素减退、无结构,老年期色素痣多为无结构、混合型,色素减退,痣色浅。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