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湿疹患儿与正常儿童肠道菌群差异性研究

摘要第一部分:湿疹患儿肠道菌群的荧光定量PCR检测<br>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湿疹患儿粪便中肠道菌群的主要组成成分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变化,探讨肠道菌群在婴幼儿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7例年龄2月~2岁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湿疹的婴幼儿粪便标本,收集33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婴幼儿的粪便标本作为对照组,提取粪便标本中细菌的DNA,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检测。<br>   结果:湿疹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含量分别为8.49±0.84、8.95±0.52[(X)±S,lg(CFU/g)],B/E值(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为0.95±0.11;正常对照组儿童粪便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量分别为9.18±0.74、8.61±0.85[(X)±S,lg(CFU/g)],B/E值为1.08±0.17。湿疹患儿粪便中含有的双歧杆菌比正常婴幼儿的含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所含大肠杆菌的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湿疹组B/E值较正常组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结论:湿疹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表现为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的量较正常儿童减少,B/E值也较正常儿童降低,提示婴幼儿湿疹的发生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即双歧杆菌减少有关。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菌群表现了较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灵敏性,可以用于临床大量样本的研究。<br>   第二部分:湿疹患儿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初步探索<br>   目的: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湿疹患儿和正常儿童粪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的结构分析,研究湿疹患儿和正常儿童肠道菌群的差异性。<br>   方法:从本研究第一部分选取10例年龄在2月-2岁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诊断为湿疹并具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婴幼儿的粪便标本,另选取1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婴幼儿的粪便标本作为对照组,提取粪便中细菌的DNA,进行PCR扩增后,对16S rRNA基因的V1-V3区进行454高通量测序,得到两组的肠道菌群结构,并进行多样性和丰度比较和显著性差异分析。<br>   结果:通过454高通量测序,两组共获得了267318条优化序列及160133条唯一序列(unique sequences)。经鉴定细菌来源26个门,44个纲,90个目,134个科,200个属。两组肠道微生物菌群进行多样性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在菌群结构比较,主要由4个门组成,Proteo bacteria(变形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两组在门水平上各菌门无显著性差异。在纲水平上比较有Coriobacteridae(红蝽菌亚纲),Verrucomicrob iae(疣微菌纲),Cytophagia具有显著性差异。在目水平上,有Coriobacteriales(红蝽菌目),Desulfovibrionales(脱硫弧菌目),Neisseriales(奈瑟氏菌目),Verrucomicrob iales(疣微菌目)具有显著性差异。在科水平上,有Bacillaceae(芽孢杆菌科),Desulfovibrionaceae(脱硫弧菌科),Enterococcaceae(肠球菌科),Erythrobacteraceae(赤杆菌科),Eubacteriaceae(真杆菌科),Leuconostocaceae(明串珠菌科),Neisseriaceae(奈瑟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韦荣氏球菌科),Verrucomicrobiaceae(疣微菌科)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属水平上,有Akkermansia,Anaeroglobus,Anaerotruncus,Bacillus(芽孢杆菌属),Bilophila(噬胆菌属),Butyricicoccus,Christensenella(纺锤状细菌属),Coprobacillus,Eikenella(艾肯氏菌属),Enterobacter(肠杆菌属),Epulopiscium,Eubacterium(真杆菌属),Gordonibacter,Lachnospiraceaeuncultured,Lactococcus(乳球菌属),Leuconostoc(明串珠菌属),Megamonas(巨单胞菌属),Morganella(摩根氏菌属),Proteus(变形菌属),Rhizobacter(根杆菌属),Robinsoniella,Sutterella(萨特氏菌属),Varibaculum,Veillonella(韦荣氏球菌属)具有显著性差异。<br>   结论:本研究表明,湿疹患儿肠道菌群与正常儿童相比多样性未见明显差异,但在菌群结构上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一些特定细菌类群比例的差异。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