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本研究拟探讨miR-16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调控作用及其对CD4+T细胞功能的影响,为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潜在干预靶点。<br> 方法:<br> 1.miR-16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作用<br> 1.1 以100ng/ml IFN-γ及20 ng/ml LPS刺激C57BL/6小鼠腹腔来源巨噬细胞48h将其诱导成M1型巨噬细胞模型,以20 ng/ml IL-4刺激C57BL/6小鼠腹腔来源巨噬细胞48h将其诱导成M2型巨噬细胞模型。我们选取了CD16/32、IL-12和iNOS作为M1型巨噬细胞的标记物,CD206,Dectin-1和IL-10作为M2型巨噬细胞的标记物,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CD16/32、CD206和Dectin-1的表达,ELISA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IL-12的浓度,Griess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NOS的活性水平,以验证两型巨噬细胞的成功获得。<br> 1.2 我们用慢病毒感染小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和IL-4诱导形成的M2型巨噬细胞,使其过表达miR-16,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腹腔巨噬细胞CD16/32、CD206和Dectin-1的表达,ELISA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IL-12的分泌,Griess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iNOS的活性水平,以探究miR-16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br> 2.miR-16影响M2型巨噬细胞极化后对CD4+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br> 2.1 采用M2型巨噬细胞与CD4+T淋巴细胞体外共培养的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早期活化标志CD69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2和IFN-γ的分泌,以研究miR-16影响M2型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后对CD4+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br> 2.2 利用Mirbase、Targetscans、PicTar等基因预测软件查找miR-16可能的潜在靶基因,以探索miR-16影响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可能机制。<br> 2.3 将慢病毒介导的miR-16导入IL-4诱导形成的M2型巨噬细胞使其过表达miR-16,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D-L1蛋白的表达情况,以验证miR-16是否通过调控PD-L1蛋白的表达而影响腹腔巨噬细胞的极化。<br> 结果:<br> 1.体外实验表明,miR-16促进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抑制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br> 1.1 经IFN-γ和LPS处理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D16/32表达上调,IL-12产生明显增加,iNOS的活性水平增加,符合M1型巨噬细胞的特点;经IL-4处理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D206和Dectin-1表达上调,IL-10产生明显增加,符合M2型巨噬细胞特点。<br> 1.2 慢病毒介导的miR-16感染小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后,CD16/32表达增加,CD206和Dectin-1表达无明显变化,iNOS的活性水平增加,IL-12分泌增加,IL-10变化不明显,表现出类似M1型巨噬细胞的特点。<br> 1.3 慢病毒介导的miR-16感染IL-4诱导形成的M2型巨噬细胞后,CD16/32表达上调,CD206,Dectin-1表达下调,iNOS的活性水平增加,IL-12产生增加,IL-10分泌降低,其特点倾向于M1型巨噬细胞。<br> 2.miR-16抑制M2型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进而促进CD4+T细胞的功能,其可能通过影响PD-L1蛋白的表达来实现。<br> 2.1 在体外共培养体系中,与对照组相比,与过表达miR-16的M2型巨噬细胞组共培养的CD4+T细胞CD69表达增加,细胞因子IL-2和IFN-γ分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2.2 M2型巨噬细胞过表达miR-16后,PD-L1蛋白表达降低。<br> 结论:<br> 1.miR-16参与调控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极化,促进M1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br> 2.miR-16可能通过调控PD-L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28
- 被引0
- 下载3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