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医学认为脑震荡是由非穿透性生物力学导致,影像检查上无异常表现,但在震荡的过程中会使大脑功能改变[1],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和(或)精神状态的改变.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加重如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认知障碍、易怒等症状,增加脑震荡综合症(PCS)或慢性创伤性脑病(CTE)的发生概率.而蒙医把脑震荡归纳在头部内伤范畴,当头部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时"脑气"和"脑髓"等脑组织发生移位,局部气血受阻,从而出现"不通则痛"的病理改变[2].蒙医震脑术是治疗脑震荡的一种外治疗法,是通过适当的震动疗法来调节有关脑组织间的紊乱,使脑组织间不协调的力学关系得到改变,促进局部气血循环和改善脑功能,改善因脑震荡引起的局部气血受阻,达到消除头晕、头痛等症状的目的.前期的临床研究及长期的实践中证明,蒙医震脑术治疗脑震荡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优势.但目前蒙医震脑术关键技术的规范、运动学和生物力学机制还处于空白阶段,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蒙医震脑术特色优势的发挥和诊疗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开展高水平、深层次、跨学科的研究,使蒙医震脑术的基础理论、实验数据和临床应用紧密结合.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9
- 被引4
- 下载1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