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5岁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及术后生活质量
Selection of Surgical Methods and Quality of Life after Operation in 40-55 Years Old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摘要目的:分析40~55岁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探讨预后最佳且使患者获益最大的手术方式,以制定对该人群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开腹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的74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按照采用的手术方式将744例患者分为肌瘤剔除组(439例)和子宫切除组(305例).2组患者的年龄、是否绝经、是否有临床症状、肌瘤有症状年限、肌瘤数目、子宫大小、既往是否有子宫肌瘤手术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瘤剔除组术后有残留或复发者占69.25%.肌瘤剔除组在日间尿频、乏力感、行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及EQ-5D-5L总分方面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子宫切除组(均P<0.05).肌瘤剔除组的性生活满意度(91.47%vs.68.20%,Z=-7.910,P<0.001)和推荐率(82.00%vs.53.11%,x2=75.826,P<0.001)均高于子宫切除组.结论: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术后整体生活质量高于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对于希望保留子宫的40~55岁患者,若年龄偏小、病程短、症状轻、子宫偏小,在告知术后高复发风险的前提下,可考虑保留子宫.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81
- 被引3
- 下载5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