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脏皆体阴而用阳,但具体到各个脏器及用药则各有偏颇,临床中心阴、肺阳、脾阴并不少见.心阴具有滋养、润泽之作用,不足则虚火上炎或邪气易侵,可见心悸怔忡或神昏蒙昧等,治以滋阴养营、清心开窍;肺阳具有温煦、防御之作用,不足则易感外邪或宣布不畅,可见感冒频发或咳喘痰嗽等,治以温肺补气、祛邪固表;脾阴具有濡润、滋养百骸之作用,不足则脾运不健或润燥失养,可见乏力神疲、腹胀腹泻等,治以养脾运脾、养津生液.应予以重视,有利于临床实际.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34
- 被引9
- 下载3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