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从医案看赵辑庵"意法"治病的思路、方法及启示

摘要赵辑庵,清末民初针灸学家,被誉为"三晋名医",其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归纳为《针灸要诀与按摩十法》.赵辑庵先生认为,临证时若审察病因为神志误用而得,则先灵活运用情志相胜法、顺情从意法、劝慰开导法等意法进行治疗,待病人情志稳定后,再辅以针刺、推拿或药物治疗等方法,从而达到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的治疗效果,此为"意法"治疗法.笔者经研读上述著作后,结合现今的医学实践重躯体症状而忽视患者在疾病背后隐藏的情绪心理障碍,造成治标不治本、久治不愈等后果的现状,特结合赵辑庵先生临证具体医案将其"意法"治疗思路、治疗方法进行阐述,并由此得出启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生应从综合、整体观点寻找疾病的原因,全方面考虑制定更完善的治疗方案;辨证时应周察缜思,重视社会心理因素,深谙致病之理及治病之意,治病时当从意出发,临机应变,形神共治而以"治神"为先.

更多
广告
  • 浏览72
  • 下载35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3卷4期

692-695页

ISTIC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