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金丝桃苷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和LPS诱导的BV2细胞极化的调节作用研究

Effect of Hyperoside on M1/M2 polarization of microglia in Parkinson 's disease model mice and modulation of LPS induced BV2 cell polarization by Hyperoside treatment

摘要目的 观察金丝桃苷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小胶质细胞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系(后简称BV2细胞)的极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组和MPTP+金丝桃苷组.采用MPTP腹腔注射制备帕金森病模型,并使用金丝桃苷(25 mg/kg)腹腔注射2周后取材检测.(1)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脑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2)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脑黑质纹状体区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onized calcium bindingadapter molecule 1,Iba-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t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Iba-1/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细胞数量.(3)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蛋白含量.(4)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脑黑质纹状体区Iba-1/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se B kinase,p-AKT)阳性细胞比例;将BV2细胞分为正常组、LPS组和金丝桃苷组,LPS组使用1μg/mL的LPS刺激BV2细胞,金丝桃苷组使用1μg/mL的LPS刺激BV2细胞后再加入浓度为20μg/mL的金丝桃苷.(5)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BV2细胞CD16/32和CD206阳性比率.(6)ELISA法检测各组BV2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蛋白含量.(7)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BV2细胞p-AKT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表达.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MPTP组小鼠脑TH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MPTP组比较,MPTP+金丝桃苷组小鼠脑TH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2)与正常组比较,MPTP组小鼠脑黑质纹状体区Iba-1/iNOS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1),Iba-1/Arg-1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1);与MPTP组比较,MPTP+金丝桃苷组小鼠脑黑质纹状体区Iba-1/iNOS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1),Iba-1/Arg-1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3)与正常组比较,MPTP组小鼠脑TNF-α和IL-1β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MPTP组比较,MPTP+金丝桃苷组小鼠脑TNF-α和IL-1β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4)与正常组比较,MPTP组小鼠脑黑质纹状体区Iba-1/p-AKT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5);与MPTP组比较,MPTP+金丝桃苷组小鼠脑黑质纹状体区Iba-1/p-AKT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5)与正常组比较,LPS组BV2细胞CD16/32阳性比率显著升高(P<0.01),CD206阳性比率显著降低(P<0.01);与LPS组比较,金丝桃苷组BV2细胞的CD16/32阳性比率显著降低(P<0.01),CD206阳性比率显著升高(P<0.05).(6)与正常组比较,LPS组BV2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金丝桃苷组BV2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7)与正常组比较,LPS组BV2细胞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LPS组比较,金丝桃苷组BV2细胞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金丝桃苷能够调节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小胶质细胞和LPS诱导的BV2细胞MI向M2极化,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KT信号相关.

更多
广告
  • 浏览144
  • 下载12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8期

1350-1358页

ISTIC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