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疼痛作为临床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多为我国古代医家所阐发.清代名医何梦瑶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承张仲景、张从正、王肯堂、李梴、吴谦等医家的痛症辨治思想,形成了自身痛症辨治体系,于其著作《医碥》"卷之三"当中专列十篇文章对痛症的发病、辨别及诊治予以系统性地论述.何梦瑶在痛症的病因方面,认为外来之六淫、嗅毒、天行疫气、虫、霍乱,或人体内生之风、热、湿、寒、气滞、瘀血、痰浊等实邪,以及诸虚损劳伤等均可引发痛症;在痛症的病机方面,其所论不离《内经》"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之说;在痛症的诊断方面,重视对疼痛部位的划分,以明析人身脏腑经络病变,并以四经辨诊头痛,以少阴论脐腹痛;在痛症的治疗方面,推崇金代医家张从正攻邪之法以助气机通畅,活用引经报使、针灸、温熨等手段以助疗效,列述缓解诸急性疼痛之法,并重视对痛症相似病症及危重证候的识别,对于当代中医痛症辨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5
- 被引2
- 下载1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