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药酸枣仁,现代大多数学者沿用其味甘、酸,归肝、心经,补肝养心、安神、生津、敛汗,主治失眠、心悸、自汗的概念框架.回溯历史可以发现,其药味、归经认识的偏差源于医者将酸枣实与酸枣仁混淆,酸枣仁局限于治疗失眠是被酸枣仁汤治疗"不得眠"所束缚.提出酸枣仁性能应为气味甘、香,性平,归脾、心经而滋脾养心,进而提出酸枣仁汤的主治应为脾胃气阴虚损、阴火上乘之证."平脉辨证用(方)药"是仲景医学的核心,酸枣仁汤的应用要点亦在于平脉用方,提出酸枣仁汤的脉证应为:右关和(或)左寸脉或浮大芤迟,或浮虚弱涩,或沉弦细微,或沉小迟紧.脉同症异,可异病同治;脉异症同,同病须异治.如此运用酸枣仁汤可以开阔其用方思路,并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与治疗的有效率,最大程度地恢复中医学"辨证论治"与"治病求本"的优势.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9
- 被引5
- 下载2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