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桃花汤方证新辨与临床应用

摘要桃花汤首见于《伤寒论》,为张仲景治疗"下利,便脓血"之经典名方.后世医家对于桃花汤证的病机,有持"下焦不约"者,有持"火热"之端者,有主以"阴寒""湿寒""肠寒"者,更有认为"气滞血瘀"者等等,然以上诸说均有难以释通之处."下焦不约"之说难释小便不利,"火热"之说难释方中无寒凉之药,"诸寒"之说难释便血等.笔者通过对《伤寒论》第306 条条文中"二三日至四五日"与"便脓血"的深入辨析,以"脓"是否由热所致与"二三日至四五日"是否为虚词为切入点,回归张仲景原文,指出"二三日至四五日"非虚词代指阳明太阴之别,是"太阴受病","脓"非"肉腐之脓",为"痰湿粘液".最终总结出桃花汤证实质为在少阴病阴阳俱虚的基础上而出现的"脾受病",因此桃花汤中赤石脂、干姜与粳米三者治本重在温脾,治标重在止利.检索现代研究与名家经验,综述目前桃花汤临床应用,为参悟张仲景用甘药、温药治疗"便脓血"之法提供依据,以期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

更多
广告
  • 浏览46
  • 下载8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6卷7期

1412-1415页

ISTIC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