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摘要:
虽然近年来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变异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目前研究的热点集中在HBV基因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和HBV聚合酶基因变异与核苷类似物耐药性的研究.根据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型分型法,目前已将前-S基因分为A,B,C,D,E,F,G,H八种基因型.现就HBV基因型分型方法,基因型与肝炎疾病的关系、预后以及与干扰素、拉米夫定等抗病毒疗效相关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更多
作者: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中心、全军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100039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重庆市,400038
[2]
期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12卷7期 1670-1673页
ISTIC
分类号:
R3
栏目名称:
文献综述
DOI:
10.3969/j.issn.1009-3079.2004.07.037
发布时间:
2006-07-31
- 浏览:0
- 被引:2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