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早期抗凝治疗对降低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Effect of anticoagulation on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lower limb in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at early stage of injury
摘要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早期使用抗凝药物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原因,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案.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80例髋部骨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0例在入院时即开始口服利伐沙班(观察组),术前24 h停药,术后8h开始继续使用;40例在术后8h开始口服利伐沙班(对照组),疗程均为5周.观察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采用静脉彩超检测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浆活化凝血时间(ACT)、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和术后5周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发生致命性大出血,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出现切口渗血1例,观察组1例出现皮下瘀斑,停药后缓解.切口引流量观察组为(445.5±102.7) ml,对照组为(425.4±121.6)ml,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早期口服利伐沙班有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不提高出血的发生率,其机制与降低血浆ACT和D-二聚体水平有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95
- 被引6
- 下载8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