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复位术治疗气管插管后杓状软骨脱位疗效分析
Therapeutic effect of reduction on arytenoid dislocation caused by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杓状软骨拨动复位术治疗气管插管后杓状软骨脱位的疗效.方法 135例气管插管后持续性音哑患者,通过病史、症状、三维CT重建、电子及频闪喉镜检查确诊128例为杓状软骨脱位.根据患者病况分别于气管插管后不同时期在局麻或全麻下行杓状软骨拨动复位术.详细记录术后当时到患者出院时的发音和喉内情况,以后跟踪随访至少2年以上(中间至少进行1次喉内检查),根据满2年随访资料判断远期疗效.结果 128例中局麻下1次杓状软骨拨动复位手术后声带运动及发音改善者64例,2次以上28例.全麻下施术1次声带运动及发音改善者30例,2次以上6例.所有患者出院前发音均基本恢复到气管插管前水平,喉内检查两侧杓状软骨对称,声带运动良好,部分患者喉内黏膜虽仍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肿胀,但表面光滑.术后随访至少2年,其中2年内死亡11例,失去联系8例,2年后有效随访对象109例;经患者本人及其家人评估发音质量和喉内客观检查,远期疗效均保持或超过出院前水平.结论 杓状软骨拨动复位术治疗气管插管所致杓状软骨脱位效果显著,远期疗效稳定.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53
- 被引0
- 下载5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