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应激因素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20只雌性SPF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10只.A组大鼠正常饲养;B组大鼠接受29 d的急-慢应激刺激.比较应激刺激后,两组大鼠消化道症状、肠道菌群、肠道完整性、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laudin-1蛋白表达.结果 B组大鼠1 h排便量、湿便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计数低于A组,大肠杆菌计数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B组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于A组,IL-10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B组claudin-1蛋白表达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A组大鼠肠上皮完整,腺体正常,排列整齐,隐窝结构存在.部分B组大鼠出现上皮变性、坏死,隐窝结构消失,但是病变相对局限.结论 不同种类的应激方式反复作用于大鼠后会影响大鼠肠道菌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鼠肠道炎性反应、肠屏障破坏有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05
- 被引9
- 下载16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