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区居民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ischemic stroke among residents in Jilin area
摘要目的 探讨吉林地区居民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将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自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0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卒中组,将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的1210例未患缺血性脑卒中者纳入非卒中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卒中组患者年龄人口性别比例、卒中组和非卒中组相关危险因素所占比例,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卒中组男性、女性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88%比40.12%,P<0.05).男性、女性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P<0.05).卒中组,60~69岁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60%比29.33%,P>0.05);年龄<60岁患者中,女性少于男性(11.69%比31.33%,P<0.05);年龄≥70岁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58.71%比39.33%,P<0.05).卒中组饮酒、吸烟、运动缺乏、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形成比例高于非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比值比1.361,95%可信区间1.008~1.836)、吸烟(比值比1.627,95%可信区间1.260~2.102)、运动缺乏(比值比1.433,95%可信区间1.170~1.754)、血脂异常(比值比1.347,95%可信区间1.077~1.685)、高血压(比值比1.648,95%可信区间1.358~2.000)、糖尿病(比值比1.523,95%可信区间1.232~1.884)、颈动脉斑块形成(比值比1.575,95%可信区间1.218~2.037)均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P<0.05).与缺血性脑卒中关联性最强的3个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吸烟、颈动脉斑块形成(比值比分别为1.648、1.627、1.575).结论 增强居民的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坚持体育锻炼,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早期颈部血管超声筛查,均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根本可行措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04
- 被引13
- 下载1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