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破碎化评价--以祁连山西水自然保护区为例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and fragmentation: a case study on Xishui Natural Reserve in Qilian mountain
摘要基于西水自然保护站2001年1:5万林相图,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栅格版)支持下,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斑块数和分形维数等角度对其景观格局和破碎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各景观组分中草地面积最大,保持得较为完整;杨类、白桦软阔类、针阔混交林、疏林地、农田和未成林地面积小,呈零散分布;青海云杉林的面积和周长较大,但其边界密度大,显示出较高的破碎化程度.各景观组分的分形维数均较低,远离于2,更趋向于1,表明各景观类型的边界褶皱程度均较低,整个景观的边界形状较为简单.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49
- 被引218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