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丘带坝区不同坡度下耕地景观格局分析
Farmland landscape pattern at different slope gradients in a shallow hilly region of Chongqing
摘要不同坡度的耕地景观格局是人类对耕地干扰强度与频度的现实情景.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镇为研究区,利用ArcGIS 8.3的空间分析功能,生成0°~2°、2°~6°、6°~15°、15°~25°和>25°的5种耕地景观格局,并提取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各坡度内耕地的景观格局特征,探讨人为活动对耕地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各坡度内耕地景观要素分布差异显著,冬季水田景观要素受干扰强度与频度最高;旱地相对较低,土地利用程度不高.间作果木旱地景观逐步向果木园地过渡;2°~6°坡度内是人类干扰耕地景观的主要活动区,而15°~25°与>25°坡度内人类干扰程度相对较低;2°~6°坡度的耕地景观要素是研究区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15°~25°和>25°坡度内耕地景观要素正逐步向自然生态过渡,有利于研究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52
- 被引42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